艋舺,承載了台灣近代發展史上不可抹滅的一頁,搬上了大銀幕,用兄弟的義氣、金光閃閃的金鍊條、近乎俗艷的霓虹招牌,綻放出櫻花般淒美詩意的台灣電影。

電影中五個人,就好像是九降風裡青春歲月中的人物(很巧的這次的副導演是林書宇、還有鳳小岳),套上了不同的時空背景,加了點江湖味、加了點現實生活的苦澀以及無奈。

小天所飾演的的和尚,聰明而且具有領導特質,我覺得裡面五個人當中,算是角色相當到位的一個演員,從一開始的團體中心人物,慢慢的一些事件的產生,角色內心的轉變,不管是在人物造型還是語氣的感覺,都不會感覺到突兀,套上一襲江湖味十足的合身襯衫,相信他一出場一定風靡了整場的觀眾。

看完電影之後,我讓想到了侯孝賢導演悲情城市中,那一片燈紅酒綠、霓紅閃爍的九份山城,映照出如浮世繪般市井小民的百般面孔,有在妓女戶流連的嫖客、廟街口賣烤雞腿的小販、鐵口直斷的擺攤算命師,最令人驚艷的,這次拍攝特別將原本沒落殘破的私娼寮寶斗里重建再現,呈現出那一個年代的華麗與墮落。


看完了這齣電影之後,我找了幾篇的影評,有一段我覺得寫的還蠻好的,關於劇本結構這件事,在看完電影之後,我就跟金尼在討論到覺得片長有點太長,中間有一段覺得沉悶,甚至因為無聊導致是從哪一段開始連劇情都忘了。

後來看了侯文詠的影評之後,有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原來就是從文謙這個角色出現的時候開始,雖然這個角色的出現是為了讓劇本跳脫原本由蚊子所敘述的個人觀點,從另一個更大範圍高度進而刻畫整個艋舺地區的角頭勢力以及故事的衝突點,不過出現的太突然,描述的長度似乎有點太久,導致覺得有點悶(不過我覺得王世賢演的蠻好,跟他之前演的鄉土劇差別很多)。 侯文詠看艋舺劇本

電影結束之後,看了roll 字幕表的時候,發現編劇曾莉婷這個人出現的頻率還蠻高,後來查了一下資料之後,發現他其實是台灣電視圈裏的ㄧ個編劇,作品有來我家吧、墾丁天氣晴等片。然後音樂總監是陳珊妮,原聲帶裡收錄了有張懸、1976、蘇打綠的歌,超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